|
冬季钢板桩支护的焊接技巧一、焊接材料与设备管理 焊材处理 焊条需按标准烘干(烘干次数≤2次,暴露时间≤2小时),现场无烘箱时需配备专用设备并专人管理。 焊工使用保温桶领取焊条,单次用量不超过半天,定位焊仅取1根,焊接时不超过3根,严禁受潮。 气体保护焊的二氧化碳纯度需≥99.9%,含水量≤0.005%,新瓶气体倒置24小时放水后使用,瓶口需加热防冻。 设备防护 气瓶存放环境温度需≥0℃,使用前检查瓶嘴是否冰冻堵塞,压力低于1MPa时停止使用。 二、焊接工艺控制 焊前准备 清除焊缝区水、锈、油污及冰雪,相对湿度≤90%,否则需加热除湿。 配置与母材同材质的引弧板/引出板,手工焊引出长度>25mm,非手工焊>80mm。 低温焊接措施 环境温度<-5℃时需搭建防护棚防风防雨,焊前预热至20℃以上(9Ni钢坡口张角≥70°,钝边≥3mm)。 层间温度控制在80~200℃,使用红外测温仪监控,中断焊接时需保温并重新加热。 三、焊后处理与质量保障 后热与保温 焊后立即加热至150℃以上,保温时间≥1小时(每25mm板厚≥0.5小时),加盖4~8cm厚保温棉延缓冷却。 寒冷地区需密封围护棚,防止空气流通导致骤冷。 质量验收 检查焊缝无裂纹、夹渣,垂直度误差≤0.5%,位移超限时需加固。 四、特殊钢材焊接要点 9Ni钢:割口表层需打磨硬化层,气割速度需慢于普通碳钢,厚度>100mm时预热至150~200℃。 奥氏体不锈钢:导热率低、韧性好,但成本高,适用于液氢/液氧设备。 通过严格控温、防护及工艺优化,可有效保障冬季钢板桩焊接质量。 |